客戶問題: “現在六軸機器人也很流行,感覺很靈活,為什么你們更推薦擺臂機械手而不是多關節機器人來做沖壓上下料呢?”
專業解答: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對比性問題。多關節機器人(常說的六軸機器人)和擺臂機械手各有優劣,但在專一的沖壓上下料領域,擺臂機械手通常更具性價比和效率優勢。這就像“專用工具”和“瑞士軍刀”的區別。
1. 結構剛性 & 運動效率:
擺臂機械手: 它的結構非常堅固,剛性足,在高速往復運動時振動小、定位精準、重復定位精度高(可達±0.1mm甚至更高)。它的運動軌跡是兩點之間最短的直線,速度極快,節拍時間可以優化到最短。

多關節機器人: 它的手臂由多個關節和連桿組成,運動軌跡是復雜的空間曲線。即使完成一個簡單的取放動作,各關節也需要協調轉動,路徑并非最短。在達到同樣節拍要求時,各關節電機需要更頻繁地加速減速,慣性大、能耗高,且末端抖動相對明顯,影響定位精度和速度極限。
2. 成本 & 性價比:
擺臂機械手: 是專為沖壓上下料而生的專用設備,結構相對簡單,零部件數量少于多關節機器人。這意味著它的采購成本更低,后期維護保養也更簡單、成本更低。
多關節機器人: 作為通用型設備,設計復雜,制造成本高。雖然功能強大,但您為很多沖壓上下料用不到的功能(比如復雜的角度翻轉、三維空間避障)付了費。對于單純的板材取放,它的性價比不高。
3. 編程與操作:
擺臂機械手: 編程非常簡單直觀,通常通過示教器設定幾個關鍵點(原點、取料點、放料點、安全點)即可,操作工經過簡單培訓就能掌握。更換模具或產品時,調取預存程序非常方便。
多關節機器人: 編程相對復雜,需要專業的工程師進行軌跡規劃和角度計算,對操作人員要求較高。
4. 適用場景:
優先選擇擺臂機械手: 工序單一(主要是取料和放料),工件是扁平狀的鈑金件、片材、端子等,工作范圍在一個平面內,追求極致的速度、穩定性和投資回報率。
考慮多關節機器人: 工序復雜,例如需要從沖壓機取件后,還要完成翻轉、檢測、堆疊、放入料筐、甚至與多臺設備連線等復雜動作,工作范圍涉及多個平面和角度。
結論: 對于絕大多數專注于沖壓生產的廠家來說,擺臂機械手是 “更專業、更高效、更經濟” 的選擇。它把所有的性能和成本都集中在了“快速精準地平面取放”這一件事上,做到了極致。而多關節機器人則更像一個“多面手”,用在需要復雜動作的工站更為合適。